大学老师辞职找校领导签字,被指是越级汇报,当事人:被恶心到了

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有那么复杂吗?尤其是在相对单纯的大学校园,学生与学生之间,老师与同事之间,老师与领导之间……,按理说这些关系中的沟通应该很简单,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,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流程执行即可。可在现实中,我们发现很多事情被人为复杂化,尤其是校园职场上的一些中层管理人员,对上喜欢揣测领导心思,对下无休止地说教,这样做真的好吗?近日,贵州某高校的一位大学辅导员申请离职,属于在编人员,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,在就业竞争较大的情况下,放弃高校的稳定工作非常不明智,但该老师认为,自己想尝试不一样的工作,所以决定辞职。可是在辞职过程中,遇到了让自己“恶心”的事情!从该老师的网络吐槽来看,离职申请已经得到了二级学院的批准,一切都非常顺利,可是在找分管校领导签字时,恶心的事情出现了!前往领导办公室找人签字,但办公室门是关着的,担心敲门打扰领导,于是在线咨询是否有时间,在未得到回复的情况下,拨打领导电话被挂断,但收到了短信回复:正在开会,稍后联系!这时老师也是非常礼貌地回复短信,等待领导的进一步回复。这原本是很正常的沟通和程序,没想到一位同事知晓此事后,立马“提醒”,认为这位老师不应该直接联系学校领导,因为他自己都不敢,并揣测有些人会介意被人打听行程。而且这位同事还强调,找领导签字不能越级汇报,要逐级找人才行……可是这种流程合适吗?离职的老师认为,一个签字而已,能有多大的事情呢?为何非要遵循那些所谓的形式?而最终的结果是,校领导非常和蔼,面带微笑,情绪稳定,很快就拿到了签字,所以,在这位老师看来,那些所谓的隐形潜规则都是人为制造的。另外,关于的自己离职问题,很多人也表示不理解,甚至还说了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话,完全没有尊重他人的想法。对此,大多数人都认为,校领导一般都没有那么大的架子,主要就是中层喜欢搞事情,从而让校园职场人际关系复杂化,条条框框太多,导致工作和沟通效率降低。还有认为,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,随着社会的发展,真的没必要将自己的认知和行事方式强加给别人,否则职场就缺乏活力了。当然,也有少数人认为,那位同事的提醒是对的,万一遇到了喜欢较真的领导,该老师岂不是要吃一鼻子灰?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职场潜规则,但为了个人发展,多留点心并没有坏处。客观地说,所谓的职场潜规则在很多时候都是人为制造的,而且逐渐养成了习惯,导致整个团队受到影响。试想,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简简单单,相互尊重,简单的事情绝对不将其复杂化,后来者还会深陷其中吗?多学习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无可厚非,但切不可过度。

声明:取材网络,谨慎辨别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音乐
11月起,工商银行存款利率更新:26万存入一年,到期利息多少?
下一篇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